<nobr id="phxnh"><delect id="phxnh"></delect></nobr>

<menuitem id="phxnh"></menuitem>

    <menuitem id="phxnh"><delect id="phxnh"><i id="phxnh"></i></delect></menuitem>

        吳孟超

        http://www.smallbatchbarbeque.com  2015-05-04 10:45:32   來源:閩清新聞網

          吳孟超

          吳孟超,男,1922年8月31日生,生于福建省閩清縣,馬來西亞歸僑,1949年畢業于同濟大學,獲學士學位;肝膽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師從中國著名外科學家裘法祖(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名譽院長),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1年5月,中國將17606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

          2012年2月,被評為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曾歷任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普通外科主任、肝膽外科主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等職;現擔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解放軍醫學專家組副組長,中國癌癥基金會副主席,中德醫學協會副理事長,中日消化道外科學會中方主席,國際外科學會委員等,12次擔任“國際肝炎肝癌會議”等重要學術會議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主要成就

          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

          為奠定肝臟外科的基礎,從1958年起,他進行了肝臟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體肝臟灌注腐蝕模型并進行詳盡觀察研究和外科實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五葉四段”的解剖學理論;為解決肝臟手術出血這一重要難題,在動物實驗和臨床探索的基礎上,建立了“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的肝臟止血技術;為掌握肝臟術后生化代謝的改變以降低手術死亡率,通過臨床和肝臟生化研究發現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臟術后生化代謝規律”,并據此提出了糾正肝癌術后常見的致命性生化代謝紊亂的新策略;為進一步擴大肝臟外科手術適應癥,提高肝臟外科治療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葉切除為代表的一系列標志性手術。以上述工作為基礎,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肝臟外科關鍵理論和技術,建立了中國肝臟外科的學科體系,并使之逐步發展、壯大。

          開辟了肝癌基礎與臨床研究的新領域

          他針對肝癌發現時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點,提出“二期手術”的概念,即對巨大肝癌先經綜合治療,待腫瘤縮小后再行手術切除,為晚期肝癌的治療開辟了一條新的治療途徑;針對肝癌術后復發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療的特點,率先提出“肝癌復發再手術”的觀點,顯著延長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時間;針對中國肝癌合并肝硬化多,術后極易導致肝功能衰竭的特點,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療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療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機統一。上述研究使肝癌術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來的48.6%,不斷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肝臟外科事業。為了提高中國肝臟外科的科學研究水平,使肝臟外科事業持續、深入的發展,吳孟超院士組建了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臟外科專業研究所,牽頭指導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礎研究工作,研制了細胞融合和雙特異性單抗修飾兩種腫瘤疫苗,發明了攜帶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載體等,研究結果發表于《Science》、《Nature 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 Research》等學術刊物。

          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

          他領導的學科規模從一個“三人研究小組”發展到目前的三級甲等??漆t院和肝膽外科研究所,成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科研基地;設立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基金,獎勵為中國肝膽外科事業作出卓著貢獻的杰出人才和創新性研究;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門人才。通過他和同行們的共同努力,推動了國內外肝臟外科的發展,多數肝癌外科治療的理論和技術原創于中國,使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和診治水平居國際領先地位。

          他從事肝臟外科領域研究近五十年來,發表學術論文796篇,主編《黃家駟外科學》、《Primary Liver Cancer》等專著15部,獲得國家、軍隊、省部級科技獎勵26項,獲中央軍委授予的“模范醫學專家”稱號和國際肝膽胰協會授予的“杰出成就獎”等榮譽26項。

          向吳孟超同志學習

          2011年8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衛生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向吳孟超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決定》說,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從醫68年來,始終視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身心地投入醫療衛生事業,以為黨的事業不懈奮斗的模范行動和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奏響了一曲壯美的人生樂章,樹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他始終把獻身醫學科學作為人生理想,創立了我國肝膽外科的學科體系,先后取得30多項重大醫學成果,主刀完成包括我國第一臺中肝葉切除術在內的14000多臺肝臟手術,先后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21項,榮獲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熱忱救死扶傷,年近九旬仍然堅持親自上臺手術,用全部精力踐行一名醫務工作者的仁愛情懷,被患者譽為“白求恩式的好大夫”。他胸懷寬廣,甘為人梯,共培養出250多名肝膽外科優秀人才,為我國肝臟疾病的診斷準確率、手術成功率和術后存活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作出重大貢獻,被中央軍委授予“模范醫學專家”榮譽稱號。

          《決定》指出,吳孟超同志是我國醫學科學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愛黨愛國愛民的光輝典范,是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楷模。大力宣揚和學習吳孟超同志的先進事跡,對于教育引導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深入實施“十二五”規劃戰略部署,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決定》強調,廣大共產黨員、知識分子和全軍官兵要學習吳孟超同志追求光明、愛黨報國的堅定信念,學習他奉獻社會、傾心為民的高尚品格,學習他勇攀高峰、不斷創新的進取精神,學習他忘我工作、不懈奮斗的人生境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清學習宣傳吳孟超同志先進事跡的重要意義,自覺把學習活動作為當前思想政治建設的一件大事來抓,切實擺上重要位置,科學籌劃組織,認真抓好落實。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向吳孟超同志學習,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良好的作風和形象,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和部隊官兵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振奮精神,扎實工作,開拓進取,求實創新,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吳孟超星

          2011年5月3日,國家科技部舉行小行星命名儀式,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接過小行星命名證書和小行星運行軌道銅牌,正式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根據發現者意愿進行提名,并經國際組織審核批準從而得到國際公認的天體。由于小行星命名的嚴肅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夠獲得小行星命名成為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

          2005年,吳孟超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為了褒獎吳孟超院士的學術貢獻,弘揚其科學精神,國家天文臺決定將這顆正式編號為17606的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并向國際小行星中心提出申請。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討論通過,2010年7月26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公報,通知國際社會,第17606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孟超星”。永久命名為“吳孟超星”的第17606號小行星,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于河北省興隆縣的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發現的,發現時間為1995年9月28日。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辭

          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張手術臺,到今天也沒有離開。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膽,依然精準;心中一團火,守著誓言,從未熄滅。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最猛性开放2ovideosr_大香伊蕉人国产口爆吞精_国产自愉自愉免费24区

        <nobr id="phxnh"><delect id="phxnh"></delect></nobr>

        <menuitem id="phxnh"></menuitem>

          <menuitem id="phxnh"><delect id="phxnh"><i id="phxnh"></i></delect></menuitem>